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

核心概念

  • 什么是因特网?

    • 从因特网构成角度:它是一个互联了全世界数十亿计算机设备的网络。这些设备被称为主机端系统
      • 端系统通过通信链路分组交换机连接到一起
      • 分组交换机中最著名的两种类型是路由器链路交换机
      • 端系统通过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接入因特网
      • 协议控制因特网信息的接收和发送
    • 从为应用程序提供基础设施服务角度:
      • 套接字接口(socket interface)是一种端系统之间交付数据的方式,类似邮件要写清地址。
  • 什么是协议?

    协议定义了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的格式和顺序,以及报文发送或接收一条报文或其他事件所采取的动作。

计算机网络的部件

  • 端系统包括桌面计算机、服务器和移动计算机等。

  • 主机被划分为客户(client)和服务器(server)

  • 什么是接入网?

    将端系统物理连接到边缘路由器的网络称为接入网。边缘路由器是通信路径上的第一台路由器。

分组交换

协议

TCP五层模型

  1. 应用层

    • HTTP:Web文档请求和传送
    • SMTP:电子邮件报文的传输
    • FTP:两个端系统间的文件传送
    • DNS:用于域名解析,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
  2. 运输层

    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。

    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可靠、流畅的数据传输服务,并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。

    • TCP:传输控制协议,可靠的、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。它将数据分割成报文段,并提供流量控制、拥塞控制、序号管理和重传机制等功能。
    • UDP:用户数据报协议,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,它不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可靠性,但具有快速、轻量的优点,常用于实现音频、视频和网络游戏等实时应用。
  3. 网络层

    负责将称为数据报的网络层分组从一台主机移动到另一台主机。

    • IP:互联网协议,定义数据报中各字段的作用
    • ARP:地址解析协议
    • RARP:逆地址解析协议
  4. 链路层

    负责在相邻节点间传送数据帧,并提供一些错误监测和矫正功能。

    • Ethernet:以太网协议
    • Wi-Fi:无线协议
  5. 物理层

    负责在物理媒介上传输比特流。

OSI七层模型

应用层、表示层、会话层、运输层、网络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物理层

image-20230622212604893

image-20230622212652909